精细化工创新水平亟待提高
2015-05-20 点击:
精细化工是化学工业最具活力的创新领域之一,代表着一个国家化学工业的发展水平。2014年我国精细化学品产值约3.5万亿元,当年全国化学工业产值约8.8万亿元,精细化率约为40%,而美国、欧盟和日本的精细化率已达到70%以上。由此可见,我国精细化工的发展水平亟待提高,且空间巨大。
地址:广东梅州市蕉岭县叟乐村
电话:0753-7540339
传真:0753-7540340
联系人:陈志勇
邮件:gfcc@gfcc.com.cn
精细化工是化学工业最具活力的创新领域之一,代表着一个国家化学工业的发展水平。2014年我国精细化学品产值约3.5万亿元,当年全国化学工业产值约8.8万亿元,精细化率约为40%,而美国、欧盟和日本的精细化率已达到70%以上。由此可见,我国精细化工的发展水平亟待提高,且空间巨大。
“十三五”时期,精细化工行业应立足科技创新,加强关键共性技术、产品和装备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示范,同时想方设法地利用好各类融资平台,通过调整优化产品结构以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。
第一,优化产学研联合开发模式,建立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。“十一五”期间,科技部等国务院六部委积极推动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,通过几批试点联盟组织实施了一些科技项目。全国各地也陆续成立了众多战略联盟,将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各类创新要素,与企业对新技术的旺盛需求结合起来,增强了科技选题的针对性,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进程,取得了一定的效果。“十三五”时期,优化产学研联合科技创新模式,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。
第二,加强顶层设计,实施催化技术创新工程。精细化工的核心是催化技术,全球每年生产的精细化工产品中60%和所有精细化工过程中80%均与催化有关。同时,催化剂本身就是精细化工产业的重要品种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世界知名的化工公司大都是通过垄断催化剂、高端装备等核心技术而主导着世界化学工业的技术发展水平。当前,我国专门涉及精细化工催化剂及应用技术的研究任务偏少,与蓬勃发展的精细化工产业极不协调。因此,“十三五”时期,工业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催化技术的创新开发工作,实施催化技术创新工程,支撑精细化工产业的优化升级。
氧化、加氢、酯化、烷基化和不对称合成等是典型的精细化学反应过程。在进行催化技术创新工程的任务设计及内容遴选时,应以高效、环保为目标,选择典型反应进行催化技术的创新开发及产业应用示范,并有效地推广创新成果。
第三,“上延下拓”,延伸产业链条。“上延”即向上游拓展,以降低成本,提升企业竞争力。但因为精细化学品的特点是小批量、多品种、技术密集、附加值高,不具备相当规模的产品生产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,一般的精细化工企业要向上游发展难度极大。相对而言,大多精细化工企业是直接面对终端客户需求的,其向下游发展和延伸是可能的选择。具体的思路和方向有:把产品做深做细做精,细分市场后增加同一类产品的牌号以全方位地适应客户需求;新上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其他产品,丰富产品线;或者是原先定位于原料商的企业,也“下场踢球”,变身为终端产品的供应商。
第四,加强知识产权保护,建立成果共用、利益共享机制。精细化工行业是技术密集型的产业,表现为信息更新快、保密性强、专利垄断性强。像医药、农药等原药产品的开发时间长,费用高,成功率很低。而像涂料、化妆品等以复配产品技术为主的行业,又往往因为配方技术是“一层窗户纸”,企业大都不愿意申请专利。即使是国家层面支持的科技项目,由企业作为依托单位突破了关键技术而形成的科技成果,又因为企业不愿意培养竞争对手,因此很难形成成果共享的机制。因此,行业应集中力量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成果共用与利益共享机制。
第五,拓展融资渠道,助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。精细化工企业大都属于中小企业,从银行贷款极为不易,上市融资之路也十分艰辛。因此,很多企业长期以来靠民间借贷发展,融资成本高、融资风险大且获取资金的持续性差。近年来,随着国家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,各类融资平台层出不穷。精细化工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,选择适合的融资渠道。同时,国家应督促金融系统改善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政策和操作机制,积极推进民间融资的合法化、规范化,构建多种性质、多种方式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平台。
作者:精细化工催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 伍振毅